|
点击"北京化工大学"可以关注!
小编说:
2014年12月26日,我校第二次教育教学工作会召开,该会议五年一次,会期历时半年。会议提出“三个转变”的教育教学理念,即由“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会议将为学校今后五年的改革、发展做顶层设计,制订2016版专业培养计划和“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1学校召开新校区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系列论证会论证会现场任新钢副校长讲话为全面实现学校第二次教育教学工作会提出的“三个转变”,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务处围绕新校区实验室建设,从2014年底至2015年4月底,开展了三轮“新校区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系列论证会”。 论证会之前,教务处召开动员会,要求各学院“要统筹考虑通用教学仪器,按照科学管理模式,建设教学实验公共平台;综合考虑新增实验项目必要性,并要经学院、学校两级论证”。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新钢在动员会上,对本次论证明确提出3点要求:1、本次系列论证立足学校“十三五”规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通过校级与院级公共实验平台建设、避免实验设备重复购置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实验室使用率,不断改善实验教学条件;2、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使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与新校区建设项目达到有机的融合,教学经费的使用更加合理有效。3、新校区建设一期以基础建设为主,二期、三期重点改善实验办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各学院按照动员会的要求和任新钢副校长的指示,各学院领导、各专业和实验室负责人前期作了大量调研工作,认真准备本次论证。各专业分别按照专业需求及教学大纲,依据现有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分析比较新校区建设新增实验与现有实验的关系与取舍,以及实验室建设项目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情况;合理提出未来三年的建设规划,明确了2017-2019年每年建设内容及所需经费。 论证会议分别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资深专家、以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论证会对各学院新校区三期建设中涉及的实验室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和研讨。与会专家对学院汇报项目逐项审核把关,认真提问,针对新校区实验室建设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搬运费、新增设备等申请经费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上述系列论证,各学院对新校区实验室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教学资源与经费配置更加合理,在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上,2017年重点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中心等)、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安全设施、通风设施等)的购置计划。新增设备结合质量工程拨款,按三期建设,2017年3000多万经费主要用于搬迁过程中的设备损耗以及亟需的实验室新增设备,以保证2017年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后,满足基本教学需求及教学计划顺利实施;二期经费3000多万重点用于新增设备台套数,保证2018年教学评估和工程认证的要求,三期建设经费3000多万将用于进一步提高我校实验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本次系列论证会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教育教学工作会提出的“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改革思路而组织的活动,顺应了学校长久发展的形势要求。2机电工程学院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2015年4月,任课教师闫宝瑞老师在其主讲的《材料成型过程控制技术》课程中,实施大力度的教学模式改革,分别邀请了外企、国有研究院所和自主创业三种典型就业和创业模式的校外导师为我院2012级同学授课,三名导师分别为:来自中外合资企业西门子公司的胡佳丽女士;来自航天六院十一所的万美先生,以及自主创立“翎客航天公司”的胡振宇先生。他们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并结合相关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同学们进行热烈的交流互动,让同学们了解各类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醒他们在校内应该重点发展自己什么样的能力,如何能够通过教学环节实现自身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建立明确的目标,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是学院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探,通过课后广泛的了解,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推进由“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
学院同期也对2011级毕业设计进行了中期检查的院级抽查工作,对每个班抽检了6名同学,这种常态化的学习督促,激励了广大同学注重平时投入,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促进毕业设计环节由“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的转变。3文法学院探索课内外结合教学模式改革2015年4月以来,文法学院法律系岳业鹏老师在其主讲的《民商法案例分析》课程中,以北京市校外实践基地“北化—朝阳法院法学实践基地”为依托,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先后邀请朝阳区法院相关庭室的审判专家为我院2012级法学专业本科生联合授课,解读法律实务争点、分析案件处理方法。
朝阳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北京市司法业务技能标兵、北京市模范法官崔立斌法官结合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审判经验,作了题为“合同法实务疑难问题”的报告,结合真实案件就网络购物合同、投资合同及合同欺诈等合同法实践争议问题进行了分析。
朝阳区法院张春光法官结合多年从事商事审判的经历,作了题为“公司法实务疑难问题”的报告,就隐名股东资格确认、公司证照纠纷、股东知情权纠纷以及法人人格否认等公司法典型纠纷类型进行了分析。
朝阳法院民一庭矫辰法官结合其多年从事房地产及建设工程等纠纷的实践经验,作了题为“法律思维与物权法实务问题”的报告,就物权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借名买房纠纷、物权变动与合同效力的区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其审判经验对同学们培养法律思维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邀请法律实务专家联合授课,是文法学院就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契合了法学专业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特征,受到了同学的欢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这种联合授课模式,是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也是落实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重要措施,对于促进由“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该课程还将邀请朝阳法院专家就婚姻法、继承法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作专题讲座。文法学院将进一步推出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举措,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探索课堂内、外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新媒体工作室【责编】杨宇【美编】梁小新北京化工大学
官方微信平台
最全的北化动态
最新的校园资讯
最热的焦点话题
我们愿与您一同成长
微信号:newsbuct
如果觉得还好的话,就给我鼓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