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北化】三月来四月走?不不,其实他一直都在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139

帖子

6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20: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北京化工大学” 可以订阅哦!
雷°锋°精°神LEIFENG

  三月是学习雷锋月雷锋精神已经深入每一位北化学子的心中长期以来我们学校一直走在志愿服务的前列重点建设了48家涵盖   文化服务、爱老助残、公益实践、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特色志愿服务基地。
        今天小编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第二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申报命名活动中,我校“雷锋精神研究会志愿服务站”、“国际交流志愿服务站”、“环保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站”、“髓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岗”、“理学院爱心接力队志愿服务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服务岗”6个志愿服务基地获评“北京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其中,“雷锋精神研究会志愿服务站”获评“学雷锋志愿示范站”。        下面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一下它们的风采吧!
1. 雷锋精神研究会志愿服务站——弘扬雷锋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       雷锋精神研究会志愿服务站前身为2014年成立的雷锋精神研究会志愿服务岗,是一支活跃在北化校园里,以弘扬践行雷锋精神、传递校园青春正能量为主旨的先行军。今年升级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在校内,他们组建“交换生活”服务活动,组织并招募志愿者,每月为我校后勤集团职工送去实用课程,并在每年新生报到时设岗提供便利服务。         在校外,他们承担了军事博物馆“雷锋日记大型书法展”、首届雷锋奖颁奖仪式、十一游园会、星际杯社区儿童国际跳棋锦标赛等活动的志愿者,累计服务上万小时。启动“大手拉小手”工程,与21世纪小学、流村中学大手拉小手,作为他们的校外辅导员一起从事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被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文明网等媒体报道40余次。他们还多次走出北京,赴山东泰安、辽宁抚顺、贵州大方、河南邓州开展一系列的志愿公益爱心行动,为贵州省大方县缺水山村捐建3口爱心水窖并计划开展“走出黔山”爱心助学工程,荣获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中国“红梅玉杯雷锋奖”学雷锋基地先进单位奖、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岗银奖等荣誉。
2. 国家交流志愿服务站——将fashion进行到底        我校国际交流志愿者团队(以下简称国交志愿团)于2014年初组建。该团队是由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统一组织管理的非营利性、服务型学生团队。志愿团工作职能包括接待来校访问的国外师生代表团、来校国外交换生的交流活动;参与校团委与国际交流合作相关的志愿项目;参与我校关于学生海外交流的校园宣传工作及其他国际交流相关的日常工作。以“服务科技交流,助力学生成长”为宗旨,致力于提供国际化交流服务。        两年来,国际交流志愿者团队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美国戴维斯大学、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石油矿产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等国外学者及代表团,在APEC会议期间,4人参加APEC外围会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字仪式的志愿服务,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00余人次,团队人员累计75人,截至目前,出国深造近20人。参与的APEC外围会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字仪式的志愿服务受到媒体的报道。        国交志愿团创造win-win(双赢)的局面,将“服务他人”与“锻炼能力”相结合,一方面,能够为来访我校的国际友人提供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服务,为国外学者了解我校并与我校进行深入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也为我校本科生了解西方文化和国际学术前沿创造机会;另一方面,国际交流志愿者团队成员通过完成接待任务,服务于来访的国外高校、科研团体的相关科技工作者,锻炼英语交流能力,开阔眼界,发挥一己之长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并在服务过程中收获成长。国际交流志愿者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提倡“爱心、宽容、耐心、责任”,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人才优势,不断拓宽学生国际交流渠道,为同学争取尽可能多的英语交流实战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做积极贡献,为培育大家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为服务我校服务社会做积极贡献。
3. 环保公益实践志愿服务站——一流环保感,只为天更蓝        环保公益实践服务站是我校化学工程学院依托专业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学生社团环保志愿者协会,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的双层指导和管理下,建有的具有“大化工”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站。服务站包括环教公益团队、资源回收团队和实践创新团队,集公益宣传、回收服务、科技创新三位一体。1公益宣传,做绿色理念的传播员         绿色理念传播过程中组织志愿者到学校、社区和农村,普及环保知识,充当绿色理念的传播员。环教公益团队与农家女小学、清源小学、智全小学、昌平利民小学等10多所学校长期联合开展环保支教活动。同时,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世界森林日等时间契机,团队和志愿者们在我校东、北两校区,昌平东关南里小区、禄米仓社区等5个社区广泛开展节水、节电、绿植领养等宣传和调研活动。2回收服务,做绿色实践的生力军         资源回收团队在北京环卫集团、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凯发生态环保公司、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昌平药监局等组织的支持下,开展资源回收服务,做绿色实践的生力军。2010年,在昌平东关南里小区设立第一个社区电子废弃物回收站点;同年,在北京化工大学每个教室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2011年至今,联合昌平三校每年开展“手机爱地球”活动4次,至今回收废弃手机300余个。2013年至今,开展“地球站公益创业工程”废旧衣服回收活动。2013年至今,在校园和昌平3个社区开展过期药品回收活动。2014年至今,结合校园“生态小屋”招募志愿者500余人,志愿服务时长2000余小时,回收塑料瓶10万余个。3科技创新,做绿色发展的探索者         在环教公益团队、资源回收团队日常活动的基础上,实践创新团队以全国高校环保创意大赛、挑战杯等大型科技赛事和暑期社会实践的为契机,开展社会调研、科技创新,探索绿色发展的规律。团队曾涉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黄河沿线、三北防护林、内蒙古乌拉盖、青海湖,北京市温榆河、永定河,高安屯垃圾焚烧厂、阿苏卫垃圾处理中心,妙峰山、京郊农村开展水质监测、能源调研和环保宣传。另外,每年在自然之友的支持下,团队自行组织志愿者参加“乐水行”200余人次。
4. 髓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岗——让心因髓之“桥”而更加贴近        髓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岗是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团总支以“中华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实际行动为志愿服务平台,打造的“髓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团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立足志愿奉献,传递“髓缘”人间真情。通过学生志愿之举,帮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挽救他人的生命,活动得到广大同学的响应和参与。中华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至今已经举办八年,截止到2015年底,北京化工大学中华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志愿者已超过1300人,通过本活动平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8人,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位列北京高校首位。        把“爱”播撒人间,发扬“髓缘”精神。每位志愿者都有机会参与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活动,可以全程的跟踪参与到活动中去,他们很多人在学校内外,宣传着“志愿”,奉献着“爱心”,同时,也在启迪自己周边的人们,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更多的人参与“中华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中来,捐献自己的样本,希望有机会挽救他人的生命。捐献一份“造血干细胞”样本,接下一份志愿服务“髓缘”,真情播洒人间,爱心传递力量。
5. 理学院爱心接力队志愿服务岗——永不停跑,传递爱心        我校理学院爱心接力队成立于1993年,二十二年栉风沐雨、二十二年砥砺前行,永不断档是“爱心接力队”最大的标志。全面推动共建的常态化、长久化,不走过场、避免形式,使“传承”内化于心是爱心接力队每一名志愿者的使命与责任。        接力队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等,切实了解北京市盲人学校、玉华残障人士康养中心以及新运儿童康复中心的需求,以帮助这三所机构的弱势群体共同走进社会,回馈社会为中心进行志愿服务。        残障人士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爱心接力队针对其需求展开实践服务,以志愿帮扶、慈善活动、爱心义卖,以及常态化的成长陪伴,使孩子们克服心理障碍,在生活中感受快乐与温暖,更加积极阳光。接力队开展了如爱心义卖——“皂有价,爱无价”;慈善活动——“牵手走舞台共圆少年梦”;慈善活动——“放飞梦想为冬奥加油”等慈善活动,也开展了适合残障人士的教育活动,通过特色化的有声读物募捐、爱心图书角的建立,使孩子们共享教育的机会。并多次组织智障儿童的室内志愿、户外志愿、小微志愿等帮扶活动,让更多残障人士从服务社会,感恩社会中寻找快乐。        爱心接力队志愿服务团队在800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中,得到了各被服务单位和被服务对象的认可与肯定,事迹被光明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服务岗——铭记历史,爱国情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服务岗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基调,依托抗战馆的教育资源优势,向全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增强我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依托文科专业优势,为抗战馆培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养的志愿讲解员,将抗战馆的有利资源引进学校,成立北京化工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抗战馆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解决抗战馆高峰时期讲解员紧张的情况,同时发挥学生的志愿精神,学生们自发利用空闲时间组织了志愿讲解队伍,为抗战馆培养了一批长期的讲解员,其中不乏结合英语专业学科特点的英文讲解员,累计志愿讲解时间达1000余小时。缓解了抗战馆讲解员紧缺的状态,为全国的参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抗战馆进行的相关活动志愿活动反响热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引起学院及学校领导的重视。  下一阶段,学校将以获评的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为工作抓手,在重点加强获评示范基地的同时积极拓展工作领域,逐步丰富活动内涵,系统推进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多维度、可持续发展。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志愿服务和学雷锋的活动中,让雷锋精神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北化每一个角落。  
看过这么多的优秀组织后,小伙伴们有没有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呢?让我们一起加入,将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新媒体工作室【责编】吴俊熠【美编】王华北京化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最全的北化动态最新的校园资讯最热的焦点话题我们愿与您一同成长微信号:newsbuct
如果觉得不错记得为我们点赞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7 07:41 , Processed in 1.77357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